讲座题目:法治精神关键词的历史开展
讲座时间:2019.3.9日晚7:00
主讲人:任海涛 副教授
主讲人简介:
任海涛,河北廊坊文安人。2000-2007年,就读于兰州大学法学院,获法学学士、法学硕士学位,毕业后留校工作。2008年9月-2011年6月攻读华东政法大学法史学博士。2011年7月开始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师,2014年12月晋升副教授。
主持科研项目
(1)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“多学科视角下校园欺凌防治的理论与行动方案研究”(17YJC880088)主持人。
(2)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“20世纪上半叶中国宪政思潮研究”( 12YJC820083)主持人。
(3)201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“明清基层司法运行模式及现代启示”(2013EFX001)主持人。
(4)教育部2015年重大委托攻关项目“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研究”第2个子课题“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现代革新”主持人。
(5)2016年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“当前教育法学学科若干前沿问题研究”(2016JYFXR013)主持人。
参加项目
(1)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法律文明史”(主持人:何勤华,项目编号:11&ZD081)。
(2) “西部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法律问题研究”, 主持人:贾登勋教授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(项目编号:06xfx007)。(结项成果已经出版)
(3)兰州大学“985”特色项目研究方向学科建设项目“自然资源保护法”。(结项成果已经出版)
科研成果
已发表论文:
《“校园欺凌”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》,载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》(教育科学版)2017年第2期。(CSSCI) (该文被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12期、人大复印资料《教育学文摘》2017年第2期同时全文转载;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小学学校管理》2017年第7期观点摘编)。
《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镜鉴》,《复旦教育论坛》2016年第6期。第一作者(CSSCI)(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小学学校管理》2017年第5期全文转载)。
《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》,《东方法学》2019年第1期。独立作者(CSSCI)
《校园欺凌者及监护人“中间性处罚”法律责任研究》,《教育发展研究》2018年第12期。独立作者(CSSCI)
《“校园性骚扰”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》,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》(教育科学版)2018年第4期。第一作者。(CSSCI)
《营利性民办学校终止的法律适用研究》,《教育学报》2018年第4期,第一作者。(CSSCI)
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法治保障研究》,《复旦教育论坛》2018年第5期。第一作者(CSSCI)
《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法理分析——以“梅杰留级案”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为中心》,《教育发展研究》2018年第21期。独立作者(CSSCI)
《完善高校学生权益保障机制研究》,载《思想理论教育》2017年第5期。第一作者(CSSCI)
《中国古代司法修辞的合理性及启示》,《兰州大学学报》2016年第1期。(CSSCI)
《虐童行为的刑法理论分析——兼论“虐童罪”不宜成为独立罪名》(第一作者) ,《青少年犯罪问题》2013年第2期。(CSSCI扩展版)
《中国古代“礼情”司法模式及启示——以清代基层司法判牍为材料》,《兰州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6期。(CSSCI)
《清代基层司法的价值追求及启示》,《兰州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6期,第二作者。(CSSCI)
《儒家“忠恕”思想对清代基层司法的影响——以清代基层判牍为例》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4期。(CSSCI)
《清代基层法官的综合素质及启示——以司法判牍为材料》,《法学杂志》,2012年第3期。(CSSCI)
《先秦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之沟通》,《甘肃社会科学》,2011年第6期。(CSSCI)
《《论语》中的宪法思想萌芽及其与西方比较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,2010年第7期。(CSSCI)
《《墨子》中的宪法思想萌芽》,《法学杂志》,2010年第5期。(CSSCI)
《《孟子》中的宪法思想萌芽》,《兰州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10年第4期。(CSSCI)
专(译)著
《古代远东法》(第二作者),商务印书馆,2015年12月。
《中国传统社会与宪政文明》,吉林大学出版社,2013年4月,独著。
《先秦诸子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,2012年4月,独著。
何勤华、任海涛、李远明点校:《大清新法令》第十卷,商务印书馆,2011年6月。
《中世纪的法律与政治》,[英]甄克斯著,屈文生、任海涛译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。
《中国法制史话》,甘肃文化出版社,2009年09月,独著。